铁军风采 | 成绩大幅提升,新疆做对了什么?
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考核成绩位列全国第10名,较2023年跃升16个位次,进步明显。通过开展执法大练兵,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广大执法人员实战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增强,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热情进一步激发,执法公信力持续提升,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执法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思想“破冰”
新疆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域。同时,也是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由于地广人稀、执法区域面积大,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原因,2022年、2023年,新疆执法大练兵成绩连续两年排名靠后。
“薄弱不等于落后,不争先才是落后,我们不能只强调客观原因,要坚持问题导向,多从自身找原因,找准症结、靶向发力,以开展‘争先进、树形象、有影响、敢担当’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在全区执法大练兵会议上进行了安排部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党建的引领作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前两年我们执法大练兵成绩排名靠后,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通过开展‘争树有敢’活动,在局领导的示范带动下,深入查摆自身问题,梳理短板弱项,分析原因不足,制定攻坚措施和目标,真正做到了干有方向、攻有目标,大家争一流、争先进的劲头更足了。”2024年7月,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开展了“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23名党员干部围绕“弘扬红色精神、赋能执法练兵”开展研讨,谈不足、明方向、促发展,坚定了做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信心。
班子成员分片包联14个地(州、市),驻点调研、一线帮扶,实地帮助协调解决问题42个,有力推动全区执法大练兵“一盘棋”推进。2024年以来,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先后召开执法大练兵推进会12次,围绕队伍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专项行动、监督帮扶、技能比武、案件查办、案卷评查、执法稽查等方面薄弱环节逐项梳理通报问题,和地(州、市)生态环境局共商解决路径。“上下一心,同欲者胜”,2024年5家市、县执法机构、9名个人荣获2024年全国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打了一场翻身战。
聚焦责任落实,引领行动“破局”
为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健全落实“月调度、季分析、年总结”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执法稽查内部监督作用,有效防止责任虚化空转,推动任务落细落实。“个别地区执法数据报送不及时,案卷不规范、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2024年以来,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每月对大练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解决办法。
在工作推进上坚持“项目化”管理,实现由阶段性收集情况向常态化督促转变。研究制定大练兵活动方案,细化完善42项重点工作,挂图作战、进度上墙,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点评,持续跟踪推进,全力抓好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在执法检查上坚持“精准化”推进,实现“单一执法”向“多元服务”转变。出台自治区行政处罚程序规范,印发非现场执法工作指引,在全区建成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平台,全区纳入正面清单企业517家,开展非现场抽查同比上升81%。全面推进审慎包容执法,联合兵团修订《不予处罚事项和不予强制事项清单(2024年版)》,全区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125件,免罚金额4573.82万元。“感谢生态环境局的帮扶,我们由过去的D级企业成功晋升为A级,我们也将持续做好技术改造升级工作,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疆峻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开展稽查上坚持“一体化”联动,实现“条块分割”向“系统集成”转变。创新开展执法稽查,构建“线上线下、横纵联动”的立体化稽查体系,组织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稽查,推动各地在互查互学中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开展交叉稽查,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互相学习的机会,既能发现自身问题,也能吸收借鉴好经验、好做法。”阿克苏温宿县的一线执法人员在稽查工作总结会上说道。
深化铁军建设,强化能力破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
为持续强化队伍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出实战实训实效,先后联合兵团组织开展6轮次重点区域污染源兵地联合指导帮扶暨实战比武,帮助地方发现并推动整改突出问题1142个,天山北坡城市群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重在执法一线培养历练干部,全区近1/5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走出新疆,主动融入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战场,赴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监督帮扶,让执法人员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
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是2024年新疆执法大练兵难啃的“硬骨头”,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员组成尖兵组,分赴地(州、市)带领当地执法人员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精神,紧盯重点城市边缘、近郊等监管薄弱检验检测机构,足迹遍布2000多公里……克拉玛依市率先实现案件零的突破,博州生态环境局更是连夜完成调查取证,24小时内实现刑事立案,“蝴蝶效应”带动其他地(州、市)纷纷行动起来,一份份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就是最好的证明。最终,新疆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后发赶超、奋起直追,案件查办实现了质的飞跃。
从过去的“偏远、薄弱”到如今的“争先创优”,蜕变之路,离不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的正确领导和结对帮扶省市的无私援助。为加强西部地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2024年8月,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组织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河北、新疆两地积极谋划、高位推动,签订结对协议,明确互访交流、互派干部等10项具体任务。开展联学共建、主题党日、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12场次,河北省协助新疆制定完善执法制度、流程、指南等11个方面,选派34名执法尖兵赴新疆参与大气监督帮扶、机动车第三方检验监测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帮带新疆各级执法人员近700人次,22名执法人员在国家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中受到通报表扬。更可喜的是,河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均进入全国表现突出集体行列,真正实现了“一帮一、一对红”的良好成效,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队伍正逐步形成。
供稿|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